職涯諮詢師到底在做什麼?三個常見的問題解析
- anmirchu
- 10月4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很多人問我:「職涯諮詢師到底在做什麼?是不是只是幫我改履歷?」
其實,職涯諮詢的價值遠比你想像的更廣、更深。
這篇文章整理出三個最常被問到的問題,帶你了解職涯諮詢師能怎麼幫助你釐清方向、找到適合自己的職場位置。
Q1:什麼樣的人需要找職涯諮詢師?
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。
其實,不論你是剛畢業、想轉職、還是已經工作多年的人,都可能在不同階段需要職涯諮詢的協助。
1. 準備求職或面試的人
不知道怎麼準備履歷與自我介紹?
面試時常常詞不達意,表現不如預期?
面對臨場問題會緊張到腦中一片空白?
不確定自己的儀態或表達是否符合公司期待?
職涯諮詢師能提供完整的 應試策略、模擬練習與履歷優化。
特別是如果你想進入特定產業(例如航空業、科技業或公關產業),選擇具相關背景的職涯諮詢師,會更了解該行業在找什麼樣的人,也能幫助你更聚焦準備方向。
2. 在工作中迷失方向的人
不確定現在的工作是否真的適合自己?
想轉職卻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?
工作明明穩定,但總覺得不快樂?
喜歡工作內容,但對職場環境感到不適應?
職涯諮詢師會透過牌卡測評工具、職涯牌卡、對話引導與經驗分析,幫助你釐清目前的卡點。
一份工作其實是由很多面向組成:職務內容、公司文化、同事關係、晉升制度、生活平衡……
當某個面向長期無法被滿足,就容易讓人想離職。職涯諮詢能幫你找出關鍵問題,並制定實際的下一步行動。
3. 想尋找副業或斜槓方向的人
想發展副業、增加收入,卻不知道該從哪開始?
想把興趣變成事業,但缺乏策略與行動計畫?
育兒媽媽想重返職場,卻不確定自己的價值?
職涯諮詢師能協助你盤點過往經驗、興趣與生活條件,找到可延伸的職涯路線。
在現在這個時代,擁有兩個以上的職涯身份已經是常態。
透過副業,我們不只能增加收入,也能補足本業中無法實現的價值與成就感,重新找回「工作帶來的意義」。
Q2:職涯諮詢跟心理諮商有什麼不同?
這是許多人會混淆的部分。
我可以這樣說,兩者都在「幫助人釐清狀態」,但出發點與專業範圍不同。
心理諮商師
焦點:著重在情緒、關係、心理狀態
目的:紓解情緒、療癒內在
工具:心理治療、深層探索
結果:提升心理健康
職涯諮詢師
焦點:職涯方向、工作策略、行動規劃
目的:明確職涯目標、設計行動步驟
工具:測評工具、職涯對話、實務策略
結果:促進職涯成長與滿意度
簡單來說,心理諮商師陪你處理「內在」,職涯諮詢師幫你規劃「外在」。
兩者其實是可以合作的。
當我們透過職涯諮詢釐清了工作方向,也能改善生活滿意度;反之,當心理狀態更穩定,也更能專注於職涯成長。
Q3:職涯諮詢的流程是什麼?第一次諮詢要準備什麼?
很多人第一次預約職涯諮詢會覺得緊張,不知道該準備什麼資料或怎麼表達自己。
其實,你只需要「真實的狀態」與「願意探索的心」。當然如果你有求職履歷,也很歡迎事先提供讓職涯諮詢師可以更快速的掌握協助你的方向。

職涯諮詢會包含以下流程:
前測問卷/初談 — 了解你的背景、現況與困惑、說明職涯諮詢如何進行?收費方式?需要的堂數...等等,讓你更了解職涯諮詢可以給帶給你什麼。
測評工具 / 牌卡分析 — 協助釐清你的興趣熱忱、內外價值觀與職能優勢...等等。
對話與分析 — 透過引導討論,整理出問題根源與可行方向。
行動建議與後續追蹤 — 依據你的目標設計短中期策略(如履歷修正、面試練習、職涯轉向建議等)。
職涯諮詢不是考試,而是一次「更了解自己」的機會。
越真誠地描述你的現況,越能幫助諮詢師提供有用的建議。
職涯諮詢師不是幫你做決定的人,而是陪你一起「看清問題、釐清方向」的人。
無論你正在準備求職、對工作失去熱情、或想找到下一步行動路線,職涯諮詢都能讓你少繞一點路,重新找回掌握感與動力。
如果你現在正面臨這些狀況,歡迎和我聊聊。



留言